为深化党建引领与学科创新的深度融合,5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开展“党建引领科技赋能 产教融合育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学锋、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殷雄带领党支部成员共同参观华中数控产业学院及3D打印实验室,通过实地学习与交流,探索新时代党建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活动首站来到华中数控产业学院。作为学校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该学院自2023年签约成立以来,聚焦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了涵盖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智能制造等方向的实训体系。在参观中,产业学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华中数控在国产高端数控系统研发及校企合作中的突出贡献,并展示了学生参与的智能装备操作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成果。殷雄书记表示,产业学院是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的典范,为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了实践支撑。
科技赋能:3D打印技术助力创新教育
随后,党支部成员走进3D打印实验室。实验室教师结合智能制造课程模块,现场演示了从建模设计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操作,并强调3D打印技术在产品快速原型开发、个性化定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李学锋指出,此类技术不仅体现了“智能制造+教育”的前沿理念,更与思政教育中倡导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相契合,为跨学科育人提供了新思路。学生代表在体验后表示,通过实践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未来将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题交流:共话党建与学科融合
李学锋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进一步推动思政元素融入工科教学,例如以“工匠精神”等为主题,结合智能制造案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殷雄提出,人工智能学院将深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联动,通过党建共建基地、联合主题党日等形式,促进“思政+科技”的双向赋能。与会党员教师还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智能实训中的思政渗透”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设虚拟仿真思政课堂、开发红色主题3D建模课程等创新设想。
活动意义:以联学联建凝聚发展合力
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两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大思政”格局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探索。未来,两院将以党建为纽带,持续推动跨学科资源共享,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厚植红色基因,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