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部署要求,切实提升新开课程教学质量,2025年9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磨课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刘艳主持,5名首次承担《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核心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依次进行说课展示,教学督导胡家浩教授现场点评,学院20余名专任教师参与研讨。

活动中,5名新开课教师围绕课程设计、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展开说课。《党史》课程教师刘蜜运用历史影像、地图、会议旧址等视觉化素材,动态呈现党的一大代表行程路线与会议成果关联,引导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曾婧以理论+现实进行教案设计,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增强学生理论认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程晓玲运用毛泽东经典语录牌卡游戏与学生展开互动,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师宋杰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入课程,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引导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学深悟透,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彭宜君老师以通过“2036年奥运申办”“高考填志愿”“春节晚会的组织”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辩证思维方法,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深度结合。

教学督导胡家浩教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创新尝试,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做“理论翻译家”,既要守正创新讲清道理,又要润物无声滋养心灵,他提出三点改进建议:
1.突出政治性:思政课教学需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案例选择与话语表达要严守政治纪律,确保理论阐释准确权威;
2.增强学术性:针对原理课抽象概念,建议通过“学术争议点辨析”“经典文献精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辨;
3.注重教学法:结合“00后”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短视频、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手段,将“大道理”转化为“身边事”,提升课堂参与度。

与会与会教师围绕“如何破解理论课抬头率难题”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共谋教学提质增校路径。
此次集体备课磨课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重要举措。通过说课展示、专家点评与集体研讨,新开课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全体教师达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教学共识。学院后续将定期开展“精品课程观摩”等系列活动,持续完善“备—教—评—改”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师资保障。